中国汽车交易欢迎您! 会员登录 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
关键字:  正在更新....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汽车知识 > 万事开头难,后面更难?中国汽车的2021困境与顺境 > 正文

万事开头难,后面更难?中国汽车的2021困境与顺境

 

文/腾马丁博士

车图腾出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

● ● ●

万事开头难,但一旦开了头就可能发现,后面更难。

2020年,新能源汽车终于迎来市场化元年。

工信部预测,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30万辆,同比增幅接近8%。

下一步呢?

根据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,到2025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%左右。如果按照外媒推测,中国汽车销量2025年达3000万辆,那么新能源汽车将达到600万辆。

但是,这只是市场规模。历史告诉我们,大不等于强。在最难的2020年,自主品牌市占率一跌再跌,加速淘汰。

新能源汽车这个新兴细分市场,如何避免重蹈燃油车市场的覆辙?所谓“弯道超车”,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。

因此,600万辆的乐观预计背后,我们必须知道,到底是什么价值在支撑着这个规模,以及,在这个核心价值之中,我们到底有多少胜算和面临着怎样的挑战。

这一切,都需要从未来思考。

-1-

未来的汽车将是啥样的?

这要分为遥远的愿景和切近的目标。

先看A:愿景,可参考丰田的设想。

“小王一大早要去机场接客户,出门就可以登上早已预约好的E-Palette共享汽车,由于他昨晚熬夜,没有来得及洗澡,他预定的是一台旅馆版的E-Palette。这样,在去机场的一个半小时里,他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,还在床上休息了片刻。小王容光焕发地接到客户后,他们上了一台移动办公室版的E-Palette,在回公司的路上,就把自己的方案跟客户说的一清二楚。中午,他们在餐厅版E-Palette上边享用美食,边欣赏城市美景。晚上送走客户后,小王刚到家就准时拿到了快递版E-Palette送来的晚餐和包裹。吃完饭打扫房间后,小王出门把垃圾扔进垃圾车E-Palette上,结束了忙碌的一天。”

实现这个愿景的基础是无人驾驶。严格来讲,E-Palette已经不算是一台未来的“汽车”,而是一个“出行方案”。未来,汽车的概念模糊了,融汇于智慧交通,乃至智慧城市之中。

再看B:切近的目标,可参考华为的布局。

华为目前重点布局的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智能网联、智能电动、车云服务五大领域,代表了未来汽车行业的最主要增量市场。主机厂+华为的未来充满想象,有机构测算,从2020年到2030年,智能化带来的单车平均增量价值从 1万元上升到7万元。

从B到A,可能历经千辛万苦,需要政府和学产研的通力合作,也可能需要漫长等待,但共识是,信息化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力量甚至大于福特的流水线应用,这个大方向不变。

请注意,这里最重要的关键词是:智能化。

而非电动化。

-2-

中国汽车工业,能不能弯道超车?

一说起“工业”,我们可能没啥自信,事实上我们也确实底子薄,积贫积弱。工信部部长苗圩曾指出,目前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: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;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,包括欧盟、日本;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,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;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,包括OPEC(石油输出国组织)、非洲、拉美等国。

苗圩说,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,中国处于第三梯队,成为制造强国尚需时日。也就是说,工业能力,我们仅仅优于第三世界。

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,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,我们的优势不在于高端制造能力最强,也不在于人力成本最低,而在于在两者之间取得了平衡。

现在,一个全新的时间窗口。

a. 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5G、大数据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,与b.全球主要经济体倡导的碳中和目标,两相交汇,智能电动车,将登场历史舞台。这个浪潮,以特斯拉为主导,以中国造车新势力集体崛起为标志,正式开启。

智能电动车=电动车+智能化

电动车,改变了什么?

很直观地,发动机、变速箱,不要了。动力总成变成了“三电”(电池、电机、电控)。大众汽车纯电平台MEB已经投产使用,奔驰、宝马、丰田等外资巨头都已经走这个路线,电动化转型非常彻底。

得益于此,正如国信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周俊宏表示,从2019年下半年至今,大家拥抱更多的是电动化的行情主线,主要来源于中美欧三地加码纯电,在政策端、供给端及需求端出现持续的利好共振。目前,电动化标的的估值已不低。

然而,市场对智能化的热情从未衰减。

这从2020年的新能源销量结构就能看出。

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中国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:一端是卖的最便宜的宏光MINI EV,解决了部分场景的出行问题;另一端是特斯拉、造车新势力包括广汽埃安,这部分车型动辄30万以上,符合豪华车消费标准。

这就鲜明地显示了:支撑后者高溢价的价值,到底是什么。

“只有纯电动”的宏光MINI EV,只能卖到3万元。

电动化不是价值,或者保守一些说,只是次要价值(提速快、静音好、使用保养便宜),所能带来的附加价值有限。

真正的核心价值,也是未来具有高增长潜力的,是特斯拉炫酷的的Autopilot,是同样主打自动驾驶能力的小鹏汽车的XPILOT,这两家最近争吵不休也是由此而来。

而另外两家:蔚来主打的换电模式与理想汽车的增程式无焦虑,也必须经过智能化的加持。最新消息是,蔚来内部正式确定L4级自动驾驶自研项目,理想汽车更在激进地扩招自动驾驶团队,目标是2025年达到L4自动驾驶。

正像周俊宏预测的,汽车行业2021年的趋势,将是从电动化向智能化主线上的切换。

-3-

i.燃油车切到电动车,确实是一个弯道。

ii.但汽车从移动工具发展为智能终端,这绝不是弯道,而是一条不容乐观的直道。

先解释i:燃油车切到电动车,相比于发动机、变速箱这些国外积累了一个多世纪的技术,我们无从追赶,而电动车的核心是“三电”,我们大概落后2-3年,距离已经大大缩短。

这里要说明一个常见误解,三电,我们并不是全球第一,而是全球前列。

以电池为例,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载量全球第一,这只是规模上最大,从技术先进性来说(尽管路线有些差异),松下仍然领先2-3年。

而在电控领域,电池管理系统BMS集成电路板上最为核心的电压采集芯片等部件,基本都是国外公司垄断,Maxim(美信,美国) / TI(德州仪器,美国) / NXP(恩智浦,荷兰) / ADI(亚德诺,美国)等,我们甚至还不在第一梯队。

但无论如何,相比于燃油动力总成的落后进度,三电时代,我们的竞争环境已经好太多。比亚迪等企业已经在逐步突破国外垄断技术,接下来的市场红利中,我们还有机会继续追赶。

再解释ii:汽车的智能化,不仅不是可供超越的弯道,甚至还是一个强者恒强,弱者可能没机会入局的危险的直道。

这里也有误解:造车新势力丰富多彩的车机功能,BAT上车加持,我们的智能化不是最快最领先的吗?

不是的,汽车的网联化作为智能化的一个分支概念,车载移动互联网又是更小的一个分支。智能汽车绝不仅仅是一个仅供导航、娱乐的车机,而需要自动驾驶系统与车机深度结合,目前的“智能汽车”、“互联网汽车”只是初级形态。

智能汽车的核心,是汽车芯片。

芯片是一个特别残酷的行业,长周期,高投入,有机会入局的本就极少。芯片还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,需要经过300至500道工序,涉及精密机床、精密化工、精密光学等几乎所有领域的尖端技术。还记得我国工业水平处于全球第三梯队吗?光是芯片制造这一项,我们就落后国外2-5代的水平。
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袁岚峰指出,“有人认为中国在两年内就可以造出高端芯片,实际上,这是个大大过头的估计。目前我们没法给出个时间表。如果我们能在十年内造出现在最高水平的芯片,就是很大的成功了。”

汽车芯片,可能困难更大。不同于电子消费品,汽车芯片要求高安全、高稳定,主机厂趋于保守,不敢轻易尝试国产芯片。ADAS业界龙头Mobileye当初花了8年时间,才签到车企的第一个订单。

板凳一坐十年冷。

我国的汽车芯片企业、高校智库有没有做好寂寞的准备?

2003年2月,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“汉芯一号”造假,他借助“汉芯一号”,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,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。汉芯事件,余音绕梁。

一个数据是,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占全球市场的30%,但自主汽车芯片的产业规模只有4.5%,汽车芯片进口率超过90%。

未来的路,可能更不好走。

目前,芯片大约占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的10%。但是,智能化这一条赛道的加速,芯片所占的成本将持续提升。

电动智能浪潮,将我们的短板暴露得十分彻底,“弯道超车”将非常艰难,因为从汽车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,并没有弯道。

唯一的利好是,汽车界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替代的意愿。

华为芯片断供,暂时没有出现在汽车上(去年底汽车芯片断供由于市场原因,非政治原因),但自主车企非常警觉且行动迅速,吉利控股已经成立子公司,经营范围包含芯片业务,长城汽车高层透露正在研究自研芯片事宜。

在零部件领域,国内芯片企业地平线2020年已经出货车规级芯片10万片,实现了前装量产。今年6月正式发售的,地平线与长安合作的新车型UNI-T搭载了征程2芯片,是第一款基于国产AI芯片的智能座舱量产车。这一步很关键,它体现了地平线的商业化能力,也体现了自主龙头企业愿意抱团冲线的决心。

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庆幸:汽车芯片不像手机芯片那样要求尽可能小,只要安全稳定,短期内造不出7nm或者5nm也不会有致命的影响。当然,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高,算力要求指数级上涨,芯片制程仍然是绕不过去的坎。

业内人士预测,国产汽车芯片的窗口期,可能只有2-3年。

美国的芯片断供到底是精明还是愚蠢?特朗普是扼住了中国的喉咙还是刺激了中国品牌芯片的奋力一搏?

拭目以待。

看完这篇内容有何感觉?

  • 0
  • 顶一下
  • 0
  • 踩一下
版权声明:为了保护知识产权,保障著作人权益,请本网转载信息所涉及的有关权利人,主动向本网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,以方便我们支付稿酬。
友情链接
陆风汽车 |
申请友情链接
中国汽车交易 | 关于我们 | 会员服务 | 广告服务 | 注册指南 | 隐私声明 | 版权与著作权 | 友情链接 | 联系我们